我的商务室 | 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工程机械与液压杂志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行业焦点

“绿巨人”来袭!工程机械的“静悄悄”革命,正在改变中国工地

时间:2025-10-31  来源:互联网  

 一场正在中国乃至全球工程机械行业上演的“静悄悄”的革命——新能源化,这不再是停留在概念车阶段的幻想,而是真刀真枪的市场较量,中联重科刚刚下线了第5000台动力电池包,徐工集团构建  了庞大的“绿色”产品矩阵,柳工的电动装载机在海外市场销量翻倍……巨头们纷纷亮出“电动底牌”,预示着工程机械的“绿色时代”已经全面开启。

一、 不只是“换块电池”:技术突破的核心战场

1.  电池:工程的“超级心脏”

安全是第一位:工程机械的电池包必须经过“千锤百炼”,拥有超强的结构强度和热管理系统,防止碰撞、穿刺或过热引发的危险,中联重科能够下线第5000台自研电池包,本身就是其技术可靠性和规模化能力的体现。要在作业时爆发出巨大的瞬时功率(高功率密度),这对电池技术提出了极高的要求。

2. 电驱:力量的“智能肌肉”

电动机取代了传统的柴油发动机和液压系统,成为新的力量来源。工程机械的电驱系统需要实现精准的力控和速控,比如,挖掘机的铲斗在接触硬物时,需要瞬间调整输出力道,既不能“硬碰硬”损坏设备,又要保证作业效率,这背后是复杂的电机控制和算法。

3. 电控:冷静的“大脑”

这是电动工程机械的灵魂,一套智能的电控系统,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,能根据不同的作业工况,自动匹配最节能、最高效的动力输出模式,例如,徐工自研的 XES能量管理系统,就能像手机的省电模式一样,对整车的能量进行智能分配和优化,最大限度延长续航时间。

二、巨头亮剑:新能源赛道的实质性突破

中联重科:核心部件自主化的里程碑

2025年10月17日,中联重科第5000台动力电池包在长沙正式下线,这不仅是产量数字的突破,更标志着其打通了“核心部件自主可控—整机电动化升级—绿色施工场景落地”的全链条,这款被喻为“动力心脏”的电池包,依托自主研发的电池管理系统,循环寿命较同类产品提升了20%,即使在-40℃至60℃的极端环境下也能保持稳定性能。此外,中联重科还一并发布了覆盖锂能、电驱、氢能全场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,展现了其“全栈技术自研、全场景适配”的领先实力。

徐工集团:构建全场景绿色产品矩阵

徐工则以“绿焕新能·智赢未来”为主题,在近期的BICES 2025展会上携35款新能源整机与核心零部件产品重磅亮相,其产品线已覆盖道路机械、矿山设备等多个领域,并推出了针对不同工况的五大场景成套解决方案,例如,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的伊敏矿区,徐工的纯电平地机GR350EP已投入实际应用,它能耗低,并能真正实现零碳排放,徐工通过“无人化+电动化”双轮驱动,正在从设备制造商向解决方案服务商全面转型。

柳工集团:电动产品在海外“攻城略地”

柳工在电动化出海方面则扮演了“先锋”角色。2025年上半年,柳工电动装载机全球销量同比暴增193%,其出口量占据了行业电动装载机出口总量的50%以上,在欧洲、印度等市场取得了显著的先发优势。与此同时,柳工的无人驾驶电动装载机也已获得超过20个意向订单,商业化进程正在稳步推进,电动产品的强劲表现,成为柳工上半年海外营收达85.23亿元、占比公司总收入近一半的亮眼业绩中的重要推动力。

三、 实战出真知:哪些场景最先被“电动化”?

1. 港口与矿山:“算经济账”的典范

港口和大型矿山是电动设备应用的“天堂”,这些场景作业范围固定,工作强度大且规律,非常适合建设集中充电站,在这里,电动设备燃料成本低的优势被放到最大。柳工电动装载机在海外市场热销,正是因为它能为这些“耗能大户”实实在在地省钱。

2. 城市建设与特殊工程:“拿通行证”的刚需

城市改造、地铁隧道施工、室内装修等场景,对噪音和排放有严格限制,电动挖掘机、电动叉车在这里几乎是“唯一选择”,它们不仅能顺利拿到“施工通行证”,还能实现夜间施工而不扰民,大大提升了项目的整体效率。

3. 应急救援:“无声”的力量

在地震、火灾等救援现场,电力中断是常事,传统的柴油设备需要运油,且噪音会干扰生命探测仪的搜寻,而静音的电动设备可以依靠自带的大容量电池或移动充电车作业,为“黄金72小时”争取更多宝贵时间。

四、 挑战与未来:前方的路还有多远?

· 初始购机成本高:目前电动设备的售价仍远高于柴油设备,尽管长期使用能回本,但高昂的首付还是让许多个体车主和小型租赁公司望而却步。

· 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:工地环境复杂,建设稳定、快速的充电桩并非易事,充电慢、等待时间长的问题依然困扰着用户。

· 电池回收与二次利用:几年后,大量退役的工程机械电池如何处理,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环保课题。

然而,趋势已不可逆转,随着技术继续进步、规模效应带来成本下降,以及国家“新基建”对绿色施工的要求越来越高,电动工程机械的“奇点时刻”正在加速到来。未来的工地,将是一个由“绿巨人”们组成的、高效、清洁、安静的智慧场所。

从咆哮的“油老虎”到安静的“绿巨人”,工程机械的这场能源革命,不仅是动力源的简单切换,更是一次从产品形态到商业模式、从施工方式到产业生态的全面重塑,它背后,是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从跟随到并跑,乃至在新能源赛道上引领的雄心。下一次当您路过安静的工地,不妨多看一眼那些正在忙碌的“静音”设备,它们正无声地诉说着中国智造的未来。

 
返回首页
返回首页
栏目热门
栏目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