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与自身技术实力不断进阶的双重驱动下,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正加速抢占海外市场份额,出口销量一路走高,上演着从“本土突围”到“全球竞逐”的精彩蜕变。
数据是最有力的见证。2024年,我国工程机械出口额达到528.8亿美元,同比增长8.8%,而进口额仅为26.5亿美元,不足出口额的5%。这一悬殊对比,不仅彰显着中国制造的强大竞争力,更折射出国内市场“内卷”的激烈程度。
与此同时,曾经在中国市场呼风唤雨的外资巨头,纷纷遭遇滑铁卢,销量持续承压,部分品牌甚至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,不得不黯然退场。
随着中国工程机械市场“内卷”日益加剧,“走出去”不再是选择题,而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必答题。从细分领域产品出口数据中,我们更能洞悉海外市场的战略意义。
2024年,国内平地机制造企业们交出了7716台的销量答卷,其中6607台远销海外,占比高达85.6%。这意味着,若固守本土市场,超八成的平地机制造企业或将面临生存危机。

徐工矿用平地机在南美矿区批量交付
履带起重机、压路机、升降工作平台等细分领域同样如此。履带起重机全年出口1803台,占总销量68.7%;压路机出口8587台,占61.2%;升降工作平台出口93361台,占51.9%;挖掘机出口100588台,占50%;装载机出口53883台,占49.8%。海外市场,俨然已经成为这些领域企业发展的“生命线”。
即便是出口占比相对较低(37.4%)的叉车,48万台的庞大出口量,也足以说明海外市场对化解产能过剩的关键作用。
在工程机械行业这积极走出去的大潮中,领军企业们勇立潮头,以超前的战略眼光和稳健的步伐,在全球市场加速开疆拓土。
三一重工在2024年年报中提到,公司国际业务收入达485亿元,同比增长12.15%,占主营业务收入64%,毛利率更是高达29.7%。自2020年以来,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如同火箭般蹿升,自141亿元提升至485亿元,四年间增长约244%。
中联重科同样成绩斐然,2024年境外收入233.80亿元,同比增长30.58%,占比提升至51.41%,近三年境外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59.26%,国际化步伐愈发铿锵有力。

中联重科泵车产品出口发运
柳工2024年境外营业收入137.60亿元,同比增长20.05%,占比45.77%,境外毛利率更是比境内高出11.19个百分点,海外市场成为其利润增长的核心引擎。
山推股份,2024年国外片区收入74亿元,占比52.12%,同比增长26.08%;浙江鼎力2024年海外主营业务收入55.23亿元,同比增长43.83%,占比高达70.8%。
这些数据背后,是中国工程机械领军企业的实力彰显。
年初,OffHighwayResearch预测,2025年全球工程机械销售额或有2%的下滑,但市场也将触底,2026年开始回升。到2028年全球工程机械市场规模或超2000亿美元。

非洲客户试驾三一挖掘机
在新兴市场,众多国家正处于工业化、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期,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,市场潜力巨大,低基数高增长的态势已然显现。而在发达国家市场,虽增长相对平缓,但也暗藏着电动化等新机遇,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凭借在电动化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,有望叩开市场大门。
总之,随着技术的持续创新、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,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必将在全球市场书写更多传奇,从“中国制造”迈向“中国智造”,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。
|